0人評分過此書

唐代文史的新視野:以物質文化為主

作者
出版社
出版日期
2015
閱讀格式
PDF
書籍分類
學科分類
ISBN
9789860402735

本館館藏

借閱規則
當前可使用人數 30
借閱天數 14
線上看 0
借閱中 0
選擇分享方式

推薦本館採購書籍

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,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

讀者資料
圖書館
* 姓名
* 身分
系所
* E-mail
※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
電話
※ 電話格式為 區碼+電話號碼(ex. 0229235151)/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
* 請輸入驗證碼
田曉菲
芳帙青簡,綠字柏熏——六朝與初唐物質文化的一個側面

宇文所安(Stephen Owen)
文本的物質性和文本中的物質世界

妹尾達彥(Seo Tatsuhiko)
隋唐長安的城市文化與歐亞大陸東部的國際關係

金長煥
《太平廣記》的轉移與受容——以朝鮮刊本《太平廣記詳節》為中心


辛德勇
談唐代都邑的鐘樓與鼓樓——從一個物質文化側面看佛、道兩教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影響


陳尚君
從長沙窯瓷器題詩看唐詩在唐代下層社會的流行

杜文玉
從手工業的發展看唐末五代物質文化的演進與特點

陳玨
唐代「傳奇文」的「經典大結集」與「典範大轉移」——唐代傳奇文的「研究史」新探之二

編後記
  • 芳帙青簡,綠字柏熏——六朝與初唐物質文化的一個側面
    • 一、南北朝文學與物質遺產的奇特反差:作為文本帝國的南朝
    • 二、「一個真正的收藏家」:文本的物化
    • 三、作為物質載體的文本和作為容器的文本來源
  • 文本的物質性和文本中的物質世界
  • 隋唐長安的城市文化與歐亞大陸東部的國際關係
    • 前言——長安史與唐朝國際關係的變遷
    • 一、7世紀的長安——大中國的新都城
    • 二、8世紀的長安——由大中國之都向小中國之都的轉變
    • 三、9世紀的長安——通過圓仁的所見
    • 結語——長安的遺產
  • 《太平廣記》的轉移與受容——以朝鮮刊本《太平廣記詳節》為中心
    • 一、《太平廣記》的傳入
    • 二、《太平廣記詳節》的刊行
    • 三、《太平通載》的刊行
    • 四、《太平廣記》的翻譯
  • 談唐代都邑的鐘樓與鼓樓——從一個物質文化側面看佛、道兩教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影響
    • 一、塵世章法
    • 二、釋家制度
    • 三、道從於佛
    • 四、融俗入老
    • 五、三界歸一
  • 從長沙窯瓷器題詩看唐詩在唐代下層社會的流行
    • 一、長沙窯瓷器題詩的發現和整理
    • 二、長沙窯瓷器的特點、年代和地域分布
    • 三、長沙窯瓷器題詩與敦煌吐魯番學郎詩的趨同性分析
    • 四、長沙窯瓷器題詩所見唐代下層社會的文學趣尚
    • 五、長沙窯題詩對文人詩之改寫
    • 六、附述民間詩歌回流為文人詩
    • 附錄一、長沙窯瓷器題詩彙錄
    • 附錄二、長沙窯題詩研究論著存目
  • 從手工業的發展看唐末五代物質文化的演進與特點
    • 一、前言
    • 二、手工業生產的發展狀況
    • 三、從手工業發展看物質文化的演進
    • 四、物質文化對社會文明的促進作用
    • 五、結論
  • 唐代「傳奇文」的「經典大結集」與「典範大轉移」——唐代傳奇文的「研究史」新探之二
    • 一、緣起
    • 二、從「注經體」看「典範大轉移」
    • 三、從「文史互證法」看「典範大轉移」
    • 四、陳寅恪之論唐代「小說」與魯迅之論唐代「傳奇文」
    • 五、從魯、汪到陳、劉之「典範」轉移的學脈源流
  • 編後記
  • 出版地 臺灣
  • 語言 繁體中文

評分與評論
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
幫助
您好,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?
使用指南

客服專線:0800-000-747
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AM 09:00~PM 06:00
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