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人評分過此書

宋代外交史

出版社
出版日期
2020
閱讀格式
EPUB
書籍分類
學科分類
ISBN
9789570854824

本館館藏

借閱規則
當前可使用人數 30
借閱天數 14
線上看 0
借閱中 0
選擇分享方式

推薦本館採購書籍

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,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

讀者資料
圖書館
* 姓名
* 身分
系所
* E-mail
※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
電話
※ 電話格式為 區碼+電話號碼(ex. 0229235151)/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
* 請輸入驗證碼
兩宋時期的外交政策是主戰派和主和派互相激盪,
但是宋人屢次北伐都失敗,只好以屈辱的國格維持偏安局面。
基於理性思想,兩宋不得不面對現實:
採取彈性的外交手段來求生存。
兩宋時期,朝野人士對於遼、金、蒙古三個民族的性質和優勢有不同程度的認識,提出的外交政策,大致分為主和派和主戰派。主和的極致是石敬瑭所謂「屈辱」的外交,對遼稱臣納貢,並且認遼太宗耶律德光為父。主戰的極致是宋太宗和南宋韓佗胄的北伐。這樣的二分法也許過於簡單,如果深入一層觀察,兩宋對遼、金、蒙古的政策,其實可以說是「和、戰、守」三策交互的彈性運用,而基本目的是維持與強大外夷的和平相處而非征服。
宋代為維持和平而採取彈性外交,與敵國舉行無數次的談判,訂立自古以來最多的條約,規範國際外交禮儀,交換諸多使節,並在邊界實行榷場貿易。這段空前的歷史演變值得我們注意和探討。
另外,宋人賦詩數量大,包含範圍從國家大政到家庭瑣事,常以詩歌代替書信或論說。《宋代外交史》中的敘事常引用詩歌輔助,也說明了當時人對世事的看法與感觸。
  • 封面
  • 書名頁
  • 緒論
  • 第一章 宋代外交的背景
  • 第二章 宋遼外交關係的建立和衝突
  • 第三章 澶淵之盟
  • 第四章 外交機構和外交禮節
  • 第五章 使節交聘
  • 第六章 外交文書、出使報告及出使詩
  • 第七章 增幣交涉與宋遼夏三角交涉
  • 第八章 宋遼畫界糾紛
  • 第九章 宋與遼夏高麗的互動
  • 第十章 聯金滅遼與北宋滅亡
  • 第十一章 宋金和戰
  • 第十二章 南宋爭取對等
  • 第十三章 聯蒙滅金與宋亡
  • 結論
  • 後記
  • 宋代外交大事表
  • 引用及參考書目
  • 索引
  • 版權頁
  • 封底
  • 出版地 臺灣
  • 語言 繁體中文

評分與評論
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
幫助
您好,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?
使用指南

客服專線:0800-000-747
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AM 09:00~PM 06:00
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