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人評分過此書

现代美学的危机与重建

出版日期
2018/02/01
閱讀格式
EPUB
書籍分類
學科分類
ISBN
9787208160361

本館館藏

借閱規則
當前可使用人數 30
借閱天數 14
線上看 0
借閱中 0

計次服務

借閱規則
借閱天數 14
選擇分享方式

推薦本館採購書籍

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,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

讀者資料
圖書館
* 姓名
* 身分
系所
* E-mail
※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
電話
※ 電話格式為 區碼+電話號碼(ex. 0229235151)/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
* 請輸入驗證碼
本书是作者30多年来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学美学理论研究的总结。
  • 版权信息
  • 前言: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性
  • 第一辑 审美幻象的研究阐释
    • 审美需要的历史内涵及其转化
    • 审美幻象问题与心理学解释
    • 审美变形:现实关系的审美转换
    • 图像的二重性及其魔力
    • 影像与基源性幻象
    • 两种古典审美变形机制的比较研究
    • 余韵:一种优美化的崇高
    • 也论“东方情调”的审美意义
    • 审美幻觉:中西美学的理论与实践
    • 文学与鸦片——审美幻觉批判
  • 第二辑 地方性经验的人类学研究
    • 审美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
    • 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
    • 审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学科意义
    • 马克思的审美人类学思想
    • 列维斯特劳斯与审美人类学
    • 本雅明艺术人类学思想评析
    • 民歌与当代大众文化——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及其重构
    • 大地飞歌:民族审美经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意义——王杰博士访谈录
    • 略论民族艺术在当代文明冲突下的作用
  • 第三辑 寻找母亲的仪式
    • 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——论“中国梦”的美学维度及文学批评家的任务
    • 美学与跨学科研究:论新人文学科与当代美学研究——为纪念林焕平教授100周年而作166
    • 中国悲剧观念:理论传统及其当代意义
    • 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
    • 乡愁乌托邦:乌托邦的中国形式及其审美表达
    • 革命与乡愁——文化记忆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情感结构
    • 寻找母亲的仪式——从《围龙》看当代中国小说的美学风格
    • 略论当代中国文学的美学风格——兼论《白鹿原》的美学风格
  • 第四辑 斜塔上的瞭望
    • 六十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范式转换及其基本问题
    •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特色问题
    • 马克思主义的提问方式与当代文学实践
    •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
    • 中国审美经验的理论阐释与文艺美学的发展
    • 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阐释模式
    • 文学自律性:斜塔上的瞭望
    •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与理论模式
    • 马克思主义美学可以再度成为公共话语吗?
    • 文化经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
    • 中国当代文艺政策的美学基础
  • 第五辑 寻找乌托邦:思想者之间的对话
    • “我不是后马克思主义者,我是马克思主义者”——特里·伊格尔顿访谈
    • “我的平台是整个世界”——特里·伊格尔顿访谈
    • 美学·社会·政治——托尼·本尼特访谈
    • 当代马克思主义问题——与迈克·桑德斯博士对话
    • 马克思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与人道主义、美学——凯文·B·安德森教授访谈录
    • 当代美学中的艺术与政治——艾尔雅维奇教授访谈录
    • 材料、技术与现代艺术——约翰·鲍德温访谈录
    • 文化产业:艺术、技术和市场的契合——司各特·拉什访谈录
  • 后记
  • 出版地 中國大陸
  • 語言 簡體中文

評分與評論
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
幫助
您好,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?
使用指南

客服專線:0800-000-747
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AM 09:00~PM 06:00
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