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0人評分過此書
日記是研究歷史人物的重要素材,不僅可以研究傳主一生經歷與思想,同時也可以研究相關人物的生平與過往。
1973年,張其昀的生命重心毫無疑問是中國文化學院,身為創辦人的他,為了校務工作基實的奠定與進一步的拓展,焚膏繼晷,積極奔走四方,網羅國際優秀人才,經營事業,成立系所。在這樣的基礎上,系所、校舍、師資、設備,均有一番新氣象,而使中國文化學院得於1980年升格改制為中國文化大學。本年度的日記,在在可見張其昀對華岡未來的整體擘劃與建校宏圖。
1973年,張其昀的生命重心毫無疑問是中國文化學院,身為創辦人的他,為了校務工作基實的奠定與進一步的拓展,焚膏繼晷,積極奔走四方,網羅國際優秀人才,經營事業,成立系所。在這樣的基礎上,系所、校舍、師資、設備,均有一番新氣象,而使中國文化學院得於1980年升格改制為中國文化大學。本年度的日記,在在可見張其昀對華岡未來的整體擘劃與建校宏圖。
- 總序/呂芳上
- 序言/張海燕
- 編輯凡例
- 附圖
-
1973年
-
1月
-
2月
-
3月
-
4月
-
5月
-
6月
-
7月
-
8月
-
9月
-
10月
-
11月
-
12月
-
- 附錄 永懷恩師 張公曉峰先生/方進和(方翊勳)
- 出版地 : 臺灣
- 語言 : 繁體中文
- DOI : 10.978.6267036/310
評分與評論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