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0人評分過此書
世界工業大國、歐盟第一經濟體
閃爍光輝的德國,竟也有灰暗慘澹的過去?
面對兩次大戰的衝擊
德國選擇重振實力、面對瘡疤
德國經驗,臺灣如何應對?
▷原本只想討論贖罪卷的馬丁路德,意外開啟歐洲宗教戰爭?
▶歷經兩次世界大戰,德國如何從遍地廢墟成為歐洲核心國?
▷新冠肺炎、烏俄戰爭等世界變局,為德國帶來什麼影響?
★快速瞭解德國歷史的「德國史」
有「歐洲心臟」之稱的德國,不僅承繼古老日耳曼文化、引領歐洲宗教改革,十八世紀成立的德意志帝國更晉升為歐洲強權。本以為能逐步掌握歐洲大陸,兩次大戰的戰火重創德國,幾乎耗盡德國的氣力。
瀕臨崩潰的經濟與社會,並未擊潰德意志民族融於血脈那堅忍不拔的性情,德國選擇重整實力、與歐洲各國合作,一步步成為世界工業大國、歐洲聯盟重要經濟體。然而,非法移民、新冠肺炎、俄烏戰爭等動盪接踵而來,德國又該如何應對?本書多方徵引各家說法,以客觀平易的文字娓娓道來德國歷史中的起與伏,向世人展現德意志民族堅強的韌性。
▋什麼是德國?──一切從日耳曼小部落說起
作為今日工業大國的德國,起初原是日耳曼小部落。五世紀時,雄霸一方的羅馬帝國日漸衰落,日耳曼民族乘機而起、建立王國,其中東法蘭克王國奠定了日後「德意志」領域的發展。
▋拿起你的小槌子──引領歐洲宗教改革的馬丁路德
在中世紀歐洲,儘管天主教為社會核心、具有穩定人心之作用,卻也隱藏諸多弊病。十六世紀時,馬丁路德以〈九十五點〉質疑教會赦罪券「以金錢贖罪」的救贖功用;然而,馬丁路德不僅被天主教會視為異端,更意外開啟了後續影響全歐洲的宗教戰爭。與此同時,來自德意志的小國──普魯士從中擴展勢力,一步步成為德意志之首,而一場由法國掀起的革命浪潮,顛覆了普魯士的命運。
▋是光輝燦爛,還是灰暗慘澹?──德意志黑鷹的帝國夢
十八世紀時,法國大革命襲捲全歐洲,面對橫掃歐洲的拿破崙大軍,普魯士王國率領德意志地區與之抗衡,不僅成功抵禦拿破崙的攻勢,更建立德意志帝國、晉身歐洲強權!本以為能步步掌控全歐洲,兩次大戰無情地戰火嚴重打擊德國,千瘡百孔的家園、斷垣殘壁的情景,曾睥睨歐洲的德意志黑鷹黯然地低下頭臚,悲戚低鳴。
▋世界變局下的德國──中歐強權的起與伏
儘管遭逢世界變局,仍未擊潰德意志民族那堅忍不拔的性情。面對瀕臨崩潰的經濟,德國選擇重振實力、積極與歐洲各國合作,不僅成為歐洲聯盟重要經濟體,更為世界工業大國之一;與此同時,非法移民、新冠肺炎、俄烏戰爭等動盪接踵而來,作為歐洲核心的德國又該如何應對?邀請對德國有興趣的您一起瞭解德國歷史,從中感受中歐強權──德意志橫越世紀的起與伏。
──本書特色──
§一定看得懂的「德意志」
從日耳曼部落到德意志聯邦共和國,以精實篇幅詮釋現代歐陸核心國家起源。
§最跟得上時事的德國史
新增近年德國大事,如俄烏戰爭下的德國、新興政黨「另類選擇黨」崛起,以及難民浪潮、新冠疫情中的衝擊。
§快速理解的各時期地圖
隨文附圖,完美重現德意志各時期疆域,快速了解德國面貌。
作者簡介:
周惠民
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、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、德國弗萊堡大學歷史研究所。獲博士學位後,任教於政治大學歷史學系。近年來研究主題包括中德關係史、德國史及飲食文化史,並主持中國近代史研究項目。退休後,於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。
著作包括Taiwan Unter Japanischer Kolonialherrschaft(《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》)、《德國對華政策研究》、《愛爾蘭史──詩人與歌者的國度》、《飲膳佳會──餐桌上的文化史》、《不只是盛宴──餐盤裡的歐洲文化史》等書。
閃爍光輝的德國,竟也有灰暗慘澹的過去?
面對兩次大戰的衝擊
德國選擇重振實力、面對瘡疤
德國經驗,臺灣如何應對?
▷原本只想討論贖罪卷的馬丁路德,意外開啟歐洲宗教戰爭?
▶歷經兩次世界大戰,德國如何從遍地廢墟成為歐洲核心國?
▷新冠肺炎、烏俄戰爭等世界變局,為德國帶來什麼影響?
★快速瞭解德國歷史的「德國史」
有「歐洲心臟」之稱的德國,不僅承繼古老日耳曼文化、引領歐洲宗教改革,十八世紀成立的德意志帝國更晉升為歐洲強權。本以為能逐步掌握歐洲大陸,兩次大戰的戰火重創德國,幾乎耗盡德國的氣力。
瀕臨崩潰的經濟與社會,並未擊潰德意志民族融於血脈那堅忍不拔的性情,德國選擇重整實力、與歐洲各國合作,一步步成為世界工業大國、歐洲聯盟重要經濟體。然而,非法移民、新冠肺炎、俄烏戰爭等動盪接踵而來,德國又該如何應對?本書多方徵引各家說法,以客觀平易的文字娓娓道來德國歷史中的起與伏,向世人展現德意志民族堅強的韌性。
▋什麼是德國?──一切從日耳曼小部落說起
作為今日工業大國的德國,起初原是日耳曼小部落。五世紀時,雄霸一方的羅馬帝國日漸衰落,日耳曼民族乘機而起、建立王國,其中東法蘭克王國奠定了日後「德意志」領域的發展。
▋拿起你的小槌子──引領歐洲宗教改革的馬丁路德
在中世紀歐洲,儘管天主教為社會核心、具有穩定人心之作用,卻也隱藏諸多弊病。十六世紀時,馬丁路德以〈九十五點〉質疑教會赦罪券「以金錢贖罪」的救贖功用;然而,馬丁路德不僅被天主教會視為異端,更意外開啟了後續影響全歐洲的宗教戰爭。與此同時,來自德意志的小國──普魯士從中擴展勢力,一步步成為德意志之首,而一場由法國掀起的革命浪潮,顛覆了普魯士的命運。
▋是光輝燦爛,還是灰暗慘澹?──德意志黑鷹的帝國夢
十八世紀時,法國大革命襲捲全歐洲,面對橫掃歐洲的拿破崙大軍,普魯士王國率領德意志地區與之抗衡,不僅成功抵禦拿破崙的攻勢,更建立德意志帝國、晉身歐洲強權!本以為能步步掌控全歐洲,兩次大戰無情地戰火嚴重打擊德國,千瘡百孔的家園、斷垣殘壁的情景,曾睥睨歐洲的德意志黑鷹黯然地低下頭臚,悲戚低鳴。
▋世界變局下的德國──中歐強權的起與伏
儘管遭逢世界變局,仍未擊潰德意志民族那堅忍不拔的性情。面對瀕臨崩潰的經濟,德國選擇重振實力、積極與歐洲各國合作,不僅成為歐洲聯盟重要經濟體,更為世界工業大國之一;與此同時,非法移民、新冠肺炎、俄烏戰爭等動盪接踵而來,作為歐洲核心的德國又該如何應對?邀請對德國有興趣的您一起瞭解德國歷史,從中感受中歐強權──德意志橫越世紀的起與伏。
──本書特色──
§一定看得懂的「德意志」
從日耳曼部落到德意志聯邦共和國,以精實篇幅詮釋現代歐陸核心國家起源。
§最跟得上時事的德國史
新增近年德國大事,如俄烏戰爭下的德國、新興政黨「另類選擇黨」崛起,以及難民浪潮、新冠疫情中的衝擊。
§快速理解的各時期地圖
隨文附圖,完美重現德意志各時期疆域,快速了解德國面貌。
作者簡介:
周惠民
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、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、德國弗萊堡大學歷史研究所。獲博士學位後,任教於政治大學歷史學系。近年來研究主題包括中德關係史、德國史及飲食文化史,並主持中國近代史研究項目。退休後,於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。
著作包括Taiwan Unter Japanischer Kolonialherrschaft(《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》)、《德國對華政策研究》、《愛爾蘭史──詩人與歌者的國度》、《飲膳佳會──餐桌上的文化史》、《不只是盛宴──餐盤裡的歐洲文化史》等書。
- 增訂四版序
- 自 序
-
第I篇 從部落到帝國
-
第一章 德意志史的開端
-
前 言
-
第一節 日耳曼族
-
第二節 日耳曼部落社會與羅馬帝國
-
第三節 法蘭克王國的成立與發展
-
第四節 卡爾大帝(Karl der Große,742-814年)
-
第五節 法蘭克帝國之分裂
-
第六節 德意志早期歷史中的幾個王室
-
第七節 德意志地區與十字軍
-
第八節 中古社會生活一景:紅鬍子的盛宴
-
-
第二章 中古時期的德意志
-
第一節 德意志王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
-
第二節 帝國會議之召開
-
第三節 德意志帝國概說
-
第四節 政教再次衝突
-
第五節 漢撒同盟
-
第六節 十五世紀德意志地區社會組織
-
第七節 中古晚期的生活
-
第八節 疾病、瘟疫與醫療
-
第九節 猶太人
-
-
第三章 十六、十七世紀的發展
-
第一節 哈布士堡王室與義大利戰爭
-
第二節 傭兵制度與戰爭
-
第三節 馬丁路德與宗教分裂
-
第四節 農民與農民戰爭
-
第五節 宗教戰爭
-
第六節 反宗教改革與宗教迫害
-
第七節 三十年戰爭
-
-
第四章 絕對君權時期
-
第一節 十七世紀德意志地區的發展
-
第二節 布蘭登堡─普魯士的興起
-
第三節 普魯士王國成立
-
第四節 奧地利的發展
-
第五節 其他德意志諸侯的發展
-
第六節 什列西恩戰爭與七年戰爭
-
-
第五章 法國大革命與德意志社會
-
第一節 法國大革命前的德意志城市與鄉村
-
第二節 啟蒙思想
-
第三節 平民社會狀況
-
第四節 法國大革命對德意志地區之衝擊
-
第五節 德意志地區之「新秩序」
-
第六節 解放戰爭
-
第七節 維也納和會
-
-
第六章 工業革命與德意志地區的發展
-
第一節 1815年以後的政治發展
-
第二節 神聖同盟與德意志聯邦
-
第三節 十九世紀前半葉的社會與經濟發展
-
第四節 法蘭克福大會
-
第五節 以「小德意志」為建國基礎
-
第六節 從德意志關稅同盟到北德聯邦
-
-
-
第II篇 帝國成立
-
第七章 德意志帝國
-
第一節 德法戰爭
-
第二節 俾斯麥與普魯士之擴張
-
第三節 德意志帝國成立
-
第四節 帝國初期的經濟與社會發展
-
第五節 帝國初期內政
-
第六節 帝國的外交與俾斯麥體系
-
-
第八章 德意志帝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
-
第一節 帝國主義
-
第二節 1890年以後德意志帝國的對外政策
-
第三節 從史利芬計畫到大戰爆發
-
第四節 停戰與議和
-
第五節 戰後的局面
-
-
第九章 從威瑪共和到第三帝國
-
第一節 威瑪初期的混亂
-
第二節 威瑪共和早期的政況
-
第三節 第三帝國的成立
-
第四節 德國內部的反抗
-
第五節 德國無條件投降
-
-
-
第III篇 新國家的發展
-
第十章 戰後德國
-
第一節 德意志帝國瓦解
-
第二節 1949到1972年間的發展
-
第三節 從和談到統一
-
第四節 戈巴契夫「開放」「重建」對東西德的影響
-
第五節 〈馬斯垂克條約〉與歐盟成立
-
-
第十一章 兩德統一之後的發展
-
第一節 德國統一後的內閣更迭
-
第二節 當代德國面臨的重要課題
-
第三節 新右派主義出現
-
第四節 今日德國
-
-
-
附 錄
-
大事年表
-
參考書目
-
- 版權宣告
- 封 底
- 出版地 : 臺灣
- 語言 : 繁體中文
評分與評論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