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人評分過此書

汪精衛與中國的黑暗時代:詩歌.歷史.記憶

出版社
出版日期
2024/01/01
閱讀格式
EPUB
書籍分類
學科分類
ISBN
9789570874006

本館館藏

借閱規則
當前可使用人數 30
借閱天數 14
線上看 0
借閱中 0
選擇分享方式

推薦本館採購書籍

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,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

讀者資料
圖書館
* 姓名
* 身分
系所
* E-mail
※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
電話
※ 電話格式為 區碼+電話號碼(ex. 0229235151)/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
* 請輸入驗證碼
汪精衛——中國現代史上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一
在過往的懲罰性史觀下,他是國賊、叛徒、民族敗類;
他憑藉詩歌構成某種「反記憶」,對抗著正史對他的審判……

一個滿懷理想的青年才俊,身處一個比當今更黑暗的時代
他面對政治困局所做的選擇,讓自己永世背負罵名
重新認識汪精衛,也重新認識民國史
用創造性的眾聲喧嘩,拓寬對汪氏詩歌記憶的解讀

  汪精衛——詩人與政治人物,愛國者或叛國賊,作為一位「歷史的失敗者」,他的故事從未被妥善地講述過,更不用說深刻的探究。其傳記的重要性顯而易見,因為這與一場持續的文化記憶戰爭有關:今天的中國大陸禁止任何關於戰時合作政權的公正學術研究,尤其以汪精衛為最。在這個關於二戰的記憶正在從「活著的記憶」中消逝,並轉變為「歷史的記憶」的關鍵時刻,這種知識上的封鎖,無疑會影響中國對二戰自身角色的記憶。

  在《汪精衛與中國的黑暗時代》中,作者楊治宜將不同的方法論融合成一場成果豐碩的對話,包括細緻的詩詞詮釋。楊治宜認為,作為私人聲音的公開表演,汪精衛的抒情詩在建構他的政治身分上扮演了核心角色,而且深刻影響了大眾對他的身後記憶。援引中國大陸、臺灣、日本、美國、法國與德國的檔案,以及回憶錄、歷史期刊、報紙、訪談與其他學術作品,本書是第一本以批判的角度與帶有同情心的客觀立場,來探究汪精衛政治、文學與個人生活的傳記。
  • 封面
  • 書名頁
  • 作者簡介
  • 目次
  • 前言
  • 凡例
  • 大事記
  • 序章 記憶戰爭
    • 國賊還是烈士
    • 三架方法論的風車
    • 章節概要
  • 上篇 士大夫政治的終結
    • 第一章 革命者
      • 粵孤
      • 革命
      • 刺客
      • 折衝
      • 旅法
      • 戰後的世界與中國
    • 第二章 政治家
      • 民國的士大夫政治
      • 孫中山的陰影下
      • 汪精衛與國民黨左派
      • 蔣汪合作
    • 第三章 「國賊」
      • 通往南方之奧的細道
      • 河內羅生門
      • 歸鳥
      • 模稜的主權
      • 民族主義與大亞洲主義
      • 收場
      • 餘波
  • 下篇 記憶詩學
    • 第四章 記憶地圖
      • 詩箋
      • 「抒情真實」之問
      • 記憶之詩
      • 創造的喧嘩
    • 第五章 刺客像誌
      • 荊軻:從可疑英雄到民族烈士
      • 「當代荊軻」汪精衛
      • 匕首何處
      • 任援道的策略
      • 漂流符號
    • 第六章 金陵不懷古
      • 記憶之城
      • 預言還是辯詞
      • 不可言說的歷史
      • 不能忘卻的城市
    • 終章 反抗遺忘
      • 恥辱
      • 遺忘
      • 碎片
      • 和解
  • 參考書目
  • 版權頁
  • 封底
  • 出版地 臺灣
  • 語言 繁體中文

評分與評論
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
幫助
您好,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?
使用指南

客服專線:0800-000-747
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AM 09:00~PM 06:00
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