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0人評分過此書
★你知道因著稀有的亞孟買血型,在台灣O型O型的父母可以生出A或B型的小孩?
★你知道在歐美罕見,但在台灣佔人口4.5%的米田堡血型,在台灣是繼ABO血型,在輸血時最重要的血型?
★你知道台灣絕大部分Rh陰性者,可以安全的輸入Rh陽性的血?
★你知道血緣的研究顯示,台灣很可能是南島語族的故鄉?
★你知道台灣人(非南島語族)的母系血緣,有1/3人的祖先來自北亞洲,剩下的來自東南亞及東亞?1/4現在台灣居民的祖先,是早在一千年之前,可能早到五千年之前就來到台灣?剩下的現在居民,是近一千年移民來台的後代?
★你知道近400年遷移來台的台灣人(非南島語族)的父系血緣「唐山公」的後代,並不是佔台灣所有的男性人口,「平埔公」的後代恐怕佔多數?平埔公的血緣主要是O1a1*父系血缘(16,000年前可能在台灣演化而成),也可能是O3-M122父系血缘(5,000年前自中國南方遷移來台)。
1981年,剛從美國進修回來的林媽利醫師,神差鬼使地進入馬偕醫院血庫工作。當時的血庫設備簡陋,只有兩三坪大,一台冰箱、一個離心機、一張桌子和一位醫檢師。當時的醫院用血,以有價供血者「血牛」為主要來源。當時關於台灣人的血型知識,只有ABO、Rh及MN而已。日後被尊稱為「台灣輸血醫學之母」的林醫師,就是從最基本的交叉實驗,教醫檢師如何搖試管、如何看結果起步的。
林醫師一方面受到當時衛生署長的邀請,參與國家血液政策制定、全台捐血機構及醫院血庫評鑑及督導,將台灣的捐輸血機構導入正軌,另一方面則深入研究台灣各族群特殊血型及對應的輸血問題,在國際專業期刊上大量發表相關研究,讓西方先進國家驚艷台灣人血型的特殊多元,也讓其他亞洲鄰國關注借鏡台灣血型研究的成果與意涵。
為了研發本土第一個組織抗原測定盤,林醫師因緣際會走進台灣各族群的溯源研究,在原本的歷史學、語言學、人類學之外,以血液、基因的科學角度,先後在國際專業期刊上發表閩南客家非北方純種漢人、台灣原住民為波里尼西亞人母系祖先、平埔族並未消失等重要結論,受到國內外媒體廣泛報導。
本書由林媽利醫師親自執筆,敘述台灣捐輸血制度的革新過程,台灣血型研究的特殊發現及貢獻,以及台灣南島語族、平埔族及閩客研究的最新論點,是林醫師學術生涯的總回顧。此外,林醫師也將研究過程中的書信往返,研究成果招致的褒貶與回應,以及研究之餘投入的社會關懷工作,收錄在書末,為歷史留下紀錄。
★你知道在歐美罕見,但在台灣佔人口4.5%的米田堡血型,在台灣是繼ABO血型,在輸血時最重要的血型?
★你知道台灣絕大部分Rh陰性者,可以安全的輸入Rh陽性的血?
★你知道血緣的研究顯示,台灣很可能是南島語族的故鄉?
★你知道台灣人(非南島語族)的母系血緣,有1/3人的祖先來自北亞洲,剩下的來自東南亞及東亞?1/4現在台灣居民的祖先,是早在一千年之前,可能早到五千年之前就來到台灣?剩下的現在居民,是近一千年移民來台的後代?
★你知道近400年遷移來台的台灣人(非南島語族)的父系血緣「唐山公」的後代,並不是佔台灣所有的男性人口,「平埔公」的後代恐怕佔多數?平埔公的血緣主要是O1a1*父系血缘(16,000年前可能在台灣演化而成),也可能是O3-M122父系血缘(5,000年前自中國南方遷移來台)。
1981年,剛從美國進修回來的林媽利醫師,神差鬼使地進入馬偕醫院血庫工作。當時的血庫設備簡陋,只有兩三坪大,一台冰箱、一個離心機、一張桌子和一位醫檢師。當時的醫院用血,以有價供血者「血牛」為主要來源。當時關於台灣人的血型知識,只有ABO、Rh及MN而已。日後被尊稱為「台灣輸血醫學之母」的林醫師,就是從最基本的交叉實驗,教醫檢師如何搖試管、如何看結果起步的。
林醫師一方面受到當時衛生署長的邀請,參與國家血液政策制定、全台捐血機構及醫院血庫評鑑及督導,將台灣的捐輸血機構導入正軌,另一方面則深入研究台灣各族群特殊血型及對應的輸血問題,在國際專業期刊上大量發表相關研究,讓西方先進國家驚艷台灣人血型的特殊多元,也讓其他亞洲鄰國關注借鏡台灣血型研究的成果與意涵。
為了研發本土第一個組織抗原測定盤,林醫師因緣際會走進台灣各族群的溯源研究,在原本的歷史學、語言學、人類學之外,以血液、基因的科學角度,先後在國際專業期刊上發表閩南客家非北方純種漢人、台灣原住民為波里尼西亞人母系祖先、平埔族並未消失等重要結論,受到國內外媒體廣泛報導。
本書由林媽利醫師親自執筆,敘述台灣捐輸血制度的革新過程,台灣血型研究的特殊發現及貢獻,以及台灣南島語族、平埔族及閩客研究的最新論點,是林醫師學術生涯的總回顧。此外,林醫師也將研究過程中的書信往返,研究成果招致的褒貶與回應,以及研究之餘投入的社會關懷工作,收錄在書末,為歷史留下紀錄。
- 寫在前面
-
一、談台灣的輸血與血型
-
1. 革新發展台灣的輸血醫學;協助建立台灣的國家血液政策;健全捐血系統
-
A. 建立全台的血庫標準作業
-
B. 米田堡血型的發現
-
C. 建議刪除輸血前 RhD 的篩檢
-
D. 健全捐血系統
-
E. 舉辦 1999 年第 10 屆亞太地區國際輸血學會
-
-
2. 台灣血型的研究
-
A. 台灣的分泌型亞孟買血型
-
B. 有關亞孟買血型的輸血
-
C. B3 血型,在華人發現的第一個 ABO 亞血型 B3 血型
-
D. 台灣的成人 i 血型,證明 I 血型基因及 i 血型與先天性白內障部分連結的分子遺傳學機制;同時也證明了 I 血型基因,促使國際輸血學會於 2003 年將 I 抗原升格為人類第 27 個血型系統
-
E. 台灣的路易士血型
-
F. Knull 稀有血型的相對抗體 anti–Ku 引起的致死性溶血性輸血反應〔107〕 及相關 KEL 基因〔99〕 的研究
-
G. Jk(a–b–) 血型
-
H. Diego 血型系統
-
I. 努力七年證明「只和新鮮血小板」反應的抗體,解決國際長久以來無法證明存在的血小板抗體
-
J. HLA–class I 與 2003 年 SARS 冠狀病毒感染的關係
-
-
-
二、談台灣的血緣
-
1. 台灣南島語族(高山原住民)的研究
-
A. 南島語族母系血緣(mtDNA)B4a1a 遷移的研究,顯示台灣很可能是南島語族的故鄉
-
B. 台灣南島語族群和南北亞洲的族群共有相同的HLA haplotypes
-
-
2. 台灣非南島語族(台灣人)的研究
-
A. 2001 年 HLA 基因的研究
-
B. 2010 年代台灣母系血緣的研究
-
C. 2023 年台灣母系血緣的研究
-
D. 談台灣的父系血緣:「平埔公」並沒有消失,而是意氣風發的生活著,「唐山公」的後代恐怕只佔部分的台灣男性人口
-
-
3. 古代 DNA(Ancient DNA, aDNA)的研究
-
-
Review of Professor Dr. Marie Lin Research Career(英文版)
-
Foreword
-
I. About Blood Transfusion and Blood Groups
-
1. Assistance in Formulating Taiwan’s National Blood Program
-
2. Extensive Taiwanese Blood Groups Studies
-
-
II. Research on the Molecular Anthropology of Taiwan Ethnic Groups
-
1. Studies of the Austronesian Speakers in Taiwan(1994–2014)
-
2. Studies of Non–Austronesian Speakers in Taiwan(2000–2023)
-
-
-
附件 Attachments
-
附件 1 Dr. A. Kellner 的信(台灣的國家血液政策,1983)
-
附件2 前國際輸血學會會長 Contreras 的信,鼓勵別的國家效法台灣血庫的作業
-
附件3 台灣從事常規 Rh 血型篩檢的爭議,及馬偕醫院血庫的堅持
-
附件4 捐血運動 50 週年貢獻獎及得獎感言
-
附件5 2003 年 SARS 期間,我們發現台灣人帶有使 SARS 病人容易轉重症基因的論文,引起國際的重視及評論
-
附件6 《經濟學人》2005 年評論我們「台灣南島語族(高山原住民)母系血緣粒線體(mtDNA)B4a1a 與波里尼西亞人有直接血緣關係」的發現
-
-
附錄 談悲歡人生 Appendices Ups and Downs of Life
-
附錄1 馬偕醫院的親子鑑定——台灣親子鑑定檢驗工作的發展史
-
附錄2 「讓二二八受難者遺骸找到回家的路」工作始末(2011–2019)
-
附錄3 從事族群研究的無奈:噶瑪蘭口水事件——還原歷史真相
-
附錄4 台灣人可能沒有古老的 M174 父系血緣
-
附錄5 馬祖居民的粒線體 DNA 遺傳多樣性及其歷史淵源
-
附錄6 1990 年代與國際輸血專家學者的討論往返書信,可以看到台灣在 10 年當中,輸血醫學趕上歐美國家的軌跡
-
附錄7 演講記錄(2006–2016)
-
- 林媽利教授簡介
- About Professor Dr. Marie Lin
-
林媽利教授(Marie Lin, Lin M)學術著作
-
一、專書
-
二、期刊論文集(*責任作者)
-
三、學術研討會摘要集(1983–2009)
-
- 出版地 : 臺灣
- 語言 : 繁體中文
評分與評論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