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0人評分過此書
醫生,也是人:資深心理師揭露白袍底下的情感掙扎與脆弱人性
醫師致力於救人,卻在受苦時求助無門、生病時不被視為病人 ——直擊醫療最前線的真實困境,來自資深心理師的深刻省思 𒊹《受傷的醫者》好評暢銷修訂版𒊹 日夜遊走生死之間,面對飽受痛苦的病患不斷上門,醫師被期待要冷靜理性、果敢抗壓,然而醫者的心並非鐵打,也有其極限。沉重的責任帶來的焦慮與憂鬱,不僅威脅著他們的職業生涯,更可能摧毀他們的人生。 「這個制度把你當成一件器材一樣搬來搬去,而不是一個人。」當醫療體制忽視甚至否認醫師的心理需求,不單讓他們無法妥善照顧自己,最終也會影響醫療品質和病患的福祉。 作者艾爾頓是一位資深心理師,這本書記錄了那些受困的醫師向她求助的故事:小兒科醫師第一天上班就得獨自處理嬰兒的死亡宣告;產科醫師悉心為病患診治,自身的不孕症治療失敗卻無人聞問;腫瘤科醫師在病床旁昏厥,因病人患有與父親同樣致死疾病…… 取材自二十多年親臨醫療現場的經驗、直擊數百位醫師的內心風暴,艾爾頓博士以親切的文字提出無數長期被漠視的現實議題,她不只關切醫師的心理健康、情感需求,更深入探討整個醫療體系和教育方針有何缺陷?又該怎麼改善這封閉環境中的歧視問題? 透過窺看這些醫療專業人士的脆弱與掙扎,我們將知曉並同理掌控生死之人的真實困境,認知到醫生也是人,白袍之下的一個個血肉之軀,各有不同性格、夢想和欲望,也會感到恐懼、悲傷和迷惘。 更多醫者的故事盡在書中: 實習醫師工作不到一週,因憂鬱症而掙扎是否離開醫界。 傑出神經外科醫師在性別歧視的醫療環境中,事業屢遭阻礙。 婦產科醫師因自身性傾向感到不安,內心充滿矛盾。
- 封面
- 作者簡介、譯者簡介
- 書名頁
- 目錄
- 推薦序|白袍包裝下的內心世界
- 推薦序|提供從醫者所需的韌性訓練與心理支持
- 致贈
- 引言
- 作者的話
- 導言|鏡子裡的醫學
- 第一章 週三到職的孩子
- 第二章 尋找中庸之道
- 第三章 哪一科的醫師
- 第四章 短暫的相遇
- 第五章 角色倒轉
- 第六章 漏水的水管
- 第七章 危險的生意
- 第八章 沒有出口
- 第九章 天擇
- 後記 沒有「醫生」這種人
- 致謝
- 資料來源
- 延伸閱讀
- 英國醫學訓練簡圖
- 英國醫學名詞
- 版權
- 出版地 : 臺灣
- 語言 : 繁體中文
評分與評論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