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0人評分過此書
2025年,我們還能相信民主嗎?
看完這本《鎮長週記》,也許你可以再樂觀一次!
政治,不該是比拳頭大小、比口袋深度、比樁腳密度;治理,也不是算計,不是交換、更不是搓圓仔湯。
三年前,劉育育打敗了資深的對手,當選苗栗苑裡鎮長。那一年,她35歲、女性、未婚,之前在苑裡小鎮上開書店,完全沒有政黨、家族或派系奧援,卻高票擊敗老鎮長,跌破眾人眼鏡。
這場選戰,被稱為「小鎮民主奇蹟」,讓許多關心台灣地方政治與民主發展的人,士氣為之一振。然而,民主從來沒有奇蹟,只有一千萬個等待解決的難題。
800天過去,你是否好奇,後來的育育與夥伴們還好嗎?苑裡真的有變得不一樣嗎?未來的台灣地方政治,有沒有機會更好?我們的民主,是否還能在困境中更前進一步?
從上任那一天開始,劉育育與團隊用每一天的行動,和每週不間斷的週記,回答這些嚴肅的問題。在社群媒體的大風大浪中,努力駛穩一艘「政治透明」的小船。
而你是否好奇,她在當選之前,究竟有怎樣的經歷,讓她可以逆轉贏得選戰、上手鎮政工作,並一步步實踐心目中理想的政治模樣?
本書分為上下兩部,第一部細細描述劉育育的成長背景、社運啟蒙、參選動機,以及如何以非典型政治人物與非典型競選策略在「苗栗國」中突圍而出。第二步則從百篇週記中精選44篇,從苑裡市場重建、兒童參與式預算、活躍老化、韌性防災、公共工程、理解預算等六個施政方向,細細書寫地方政治的政策如何形成、決策如何推進,以及改變如何可能。
這是一首專屬於台灣解嚴後世代的青春與鄉土之歌,是劉育育既奇幻又樸素的政治之路。在世界民主情勢的至暗時刻,讓苑裡的故事,給我們更多的啟發與勇氣。每一週做好最重要的小事,改變家鄉,我們都能做到!
-專文推薦-
彭桂枝|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
曾旭正|前國發會副主委、福智佛教學院副校長
-聯合站台-
王本壯|台灣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、國立聯合大學教授
王苓|金門村復號共同創辦人
呂家華|互動式治理工作者
邱星崴|客委會副主委
侯志仁|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教授暨系主任
郭重興|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
康旻杰|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
陳東升|台大社會系教授
陳俊宏|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
黃舒楣|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
董森堡|金門縣議員
謝仕淵|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
鍾怡婷|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
嚴婉玲|台南新芽協會理事、台灣民主實驗室理事長
看完這本《鎮長週記》,也許你可以再樂觀一次!
政治,不該是比拳頭大小、比口袋深度、比樁腳密度;治理,也不是算計,不是交換、更不是搓圓仔湯。
三年前,劉育育打敗了資深的對手,當選苗栗苑裡鎮長。那一年,她35歲、女性、未婚,之前在苑裡小鎮上開書店,完全沒有政黨、家族或派系奧援,卻高票擊敗老鎮長,跌破眾人眼鏡。
這場選戰,被稱為「小鎮民主奇蹟」,讓許多關心台灣地方政治與民主發展的人,士氣為之一振。然而,民主從來沒有奇蹟,只有一千萬個等待解決的難題。
800天過去,你是否好奇,後來的育育與夥伴們還好嗎?苑裡真的有變得不一樣嗎?未來的台灣地方政治,有沒有機會更好?我們的民主,是否還能在困境中更前進一步?
從上任那一天開始,劉育育與團隊用每一天的行動,和每週不間斷的週記,回答這些嚴肅的問題。在社群媒體的大風大浪中,努力駛穩一艘「政治透明」的小船。
而你是否好奇,她在當選之前,究竟有怎樣的經歷,讓她可以逆轉贏得選戰、上手鎮政工作,並一步步實踐心目中理想的政治模樣?
本書分為上下兩部,第一部細細描述劉育育的成長背景、社運啟蒙、參選動機,以及如何以非典型政治人物與非典型競選策略在「苗栗國」中突圍而出。第二步則從百篇週記中精選44篇,從苑裡市場重建、兒童參與式預算、活躍老化、韌性防災、公共工程、理解預算等六個施政方向,細細書寫地方政治的政策如何形成、決策如何推進,以及改變如何可能。
這是一首專屬於台灣解嚴後世代的青春與鄉土之歌,是劉育育既奇幻又樸素的政治之路。在世界民主情勢的至暗時刻,讓苑裡的故事,給我們更多的啟發與勇氣。每一週做好最重要的小事,改變家鄉,我們都能做到!
-專文推薦-
彭桂枝|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
曾旭正|前國發會副主委、福智佛教學院副校長
-聯合站台-
王本壯|台灣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、國立聯合大學教授
王苓|金門村復號共同創辦人
呂家華|互動式治理工作者
邱星崴|客委會副主委
侯志仁|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教授暨系主任
郭重興|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
康旻杰|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
陳東升|台大社會系教授
陳俊宏|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
黃舒楣|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
董森堡|金門縣議員
謝仕淵|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
鍾怡婷|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
嚴婉玲|台南新芽協會理事、台灣民主實驗室理事長
- 封面
- 書名頁
- 作者簡介
- 目錄
- 推薦序 百分之一百二十的鎮長——曾旭正
- 推薦序 承擔真實的民主治理——彭桂枝
- 作者序 做對的事,向光而行
-
第一部 參政之路
-
序曲 開票那一天
-
第一話 參政起火點——苑裡鎮公有零售市場
-
第二話 我的「反瘋車」運動
-
第三話 與樂生院初相識
-
第四話 來自苑裡的孩子——藍皮小貨車上的家人與我
-
-
第二部 鎮長週記選讀
-
開場白 民主是每一天的練習
-
二〇二三年四月十五日 為哀悼送上祝福
-
-
第一章 苑裡市場重建
-
二〇二三年一月八日 拆(心)牆
-
二〇二三年一月二十一日 景觀平台
-
二〇二三年二月十二日 全局規劃
-
二〇二三年三月十二日 新舊融合
-
二〇二三年五月二十八日 上階梯
-
二〇二三年六月二十五日 爭取經費
-
二〇二三年六月二十七日 經費擱置
-
二〇二三年七月十日 通過墊付款
-
二〇二三年十一月十二日 全力衝刺
-
二〇二三年十二月五日 開工動土
-
二〇二三年十二月十〇日 分區分階段施工策略
-
二〇二三年十二月十七日 做那個Change Maker
-
二〇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臨時攤販管理問題
-
二〇二四年一月七日 「融化」被凍結的預算
-
二〇二四年五月十九日 中繼市場
-
二〇二四年六月九日 土地產權爭議處理
-
小結 市場重建,邁向地方治理的典範
-
-
第二章 兒童參與式預算
-
二〇二三年六月四日 培育青年「孩子王」
-
二〇二三年七月九日 思考「公共」的第一步
-
二〇二三年七月十六日 串接世代,共享文化寶藏
-
二〇二三年八月十三日 實現小小公民的提案
-
二〇二三年八月二十〇日 打造友善兒童的小鎮
-
二〇二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苑裡童樂會
-
二〇二四年一月二十一日 不一樣的立委現勘
-
二〇二四年四月十四日 讓民主課不停滾動
-
二〇二四年五月二十六日 不簡單的鎮立游泳池
-
二〇二四年十月二十〇日 帶著「未來」的眼光思考
-
-
第三章 活躍老化
-
二〇二三年十月十五日 自主、活躍、多元的老年生活
-
二〇二四年二月十八日 老去的生活也值得期待
-
二〇二四年七月二十一日 送禮送到心坎裡
-
二〇二四年八月十一日 科學抽樣,細緻討論
-
二〇二四年十月十三日 幸福的在地安老
-
二〇二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關於長壽斑的思考
-
-
第四章 韌性防災
-
二〇二三年八月六日 度過強降雨考驗
-
二〇二三年十月七日 防災的重要決策時刻
-
二〇二四年六月十日 防範極端氣候,不分你我
-
二〇二四年六月二十三日 守好防災的天下第一關
-
二〇二四年九月二十二日 打造韌性,遠離災害
-
二〇二四年十月六日 互相信任的地方政治
-
-
第五章 公共工程
-
二〇二四年四月七日 好看又好用的公共工程
-
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 讓人安心的日常建設
-
二〇二五年二月二十三日 社區活動中心
-
-
第六章 理解預算
-
二〇二三年四月二十三日 開一場雙向溝通的里民大會
-
二〇二四年十二月九日 從預算看見未來
-
二〇二五年一月十九日 學會讀預算書
-
-
小結 回饋「苑裡經驗」給台灣─從小地方出發,一起走向更大的世界
-
- 版權頁
- 出版地 : 臺灣
- 語言 : 繁體中文
評分與評論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