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0人評分過此書
通俗環境知識
-
第一章我們的宇宙
-
1.1星球的誕生高潮
-
1.2銀河的真相
-
1.3太空銀河中央超級大黑洞
-
1.4太陽的誕生
-
1.4.1太陽的面貌
-
1.4.2太陽的內部構造
-
1.4.3太陽風
-
1.4.4太陽光斑與日冕微粒噴射現象
-
1.4.5太陽光與熱的來源
-
-
1.5星球的生成
-
1.6九大行星的構造
-
1.6.1金星
-
1.6.2火星
-
1.6.3水星
-
1.6.4地球
-
1.6.5木星
-
1.6.6土星
-
1.6.7海王星
-
1.6.8天王星
-
1.6.9冥王星
-
1.6.10九大行星資料
-
-
1.7九大行星相對位置與距離
-
1.8地球公轉與四季位置
-
1.9太陽與月球位置對潮汐的影響
-
1.10地球接收太陽熱能多少?
-
1.11地球上空高度的壓力與溫度
-
1.12上空臭氧層的被破壞
-
1.13世界末日,紀人憂天?
-
習題
-
-
第二章我們居住的地球
-
2.1地球的發展
-
2.2地球的構造
-
2.3全球的氣候
-
2.3.1全球的季節氣候
-
2.3.2全球的信風帶
-
2.3.3全球的降雨量
-
-
2.4大氣的被汙染
-
2.4.1二氧化碳的增加
-
-
2.5溫室效應
-
2.6溫室效應如何對全球產生影響
-
2.7如何減少溫室效應
-
2.7.1擴大造林,減少伐木
-
2.7.2減少燃燒煤,石油與汽油
-
-
2.8溫室效應會帶來海水上昇嗎?
-
2.9酸雨的為害
-
2.9.1酸雨的種類
-
2.9.2酸雨的形成
-
2.9.3酸雨對植物的傷害
-
-
2.10地球生物的演進與滅絕
-
習題
-
-
第三章空氣汙染對人類生理的危害
-
3.1空氣的污染源
-
3.2人類致命的毒物劑量
-
3.3空氣品質的標準
-
3.4美國空氣污染規定標準
-
3.5空氣污染發生原因
-
3.6空氣污染對人畜生理的影響
-
3.7晨霧及夜霧的成因
-
3.8室內空氣污染
-
3.8.1室內空氣污染源
-
3.8.2室內外空氣污染比較
-
3.8.3氡如何成為屋內污染物?
-
-
3.9空氣污染的控制
-
3.10台北市空氣污染記錄
-
習題
-
-
第四章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
-
4.颱風
-
4.1颱風生成的條件
-
4.2颱風發展的位置
-
4.3颱風強度的區分
-
4.4颱風發生月份及頻率
-
4.5颱風的命名
-
4.6颱風行走路徑
-
4.7颱風中心風速與風壓
-
4.8颱風風速與風壓
-
4.9颱風的增強與消滅
-
4.10颱風的結構
-
4.11颱風帶來的災害
-
4.11.1風災
-
4.11.2水災
-
4.11.3山崩土石流
-
-
4.12台灣所受颱風的災害
-
4.13颱風引起的焚風
-
4.14檢討颱風可以人為消滅嗎?
-
習題
-
-
第五章水的污染與控制
-
5.1水的循環,海洋的水永遠不會減少
-
5.2地球上可飲的淡水不多
-
5.3地下水
-
5.4水的使用
-
5.5解決缺水之道
-
5.5.1防止雨水流失
-
5.5.2築壩儲蓄河水
-
5.5.3循環水散熱後再利用
-
5.5.4水散熱冷卻後再利用
-
5.5.5污染物分離
-
-
5.6水源的被污染
-
5.6.1家庭污染源
-
5.6.2農業污染源
-
-
5.7廢水處理
-
5.7.1最進步廢水處理系
-
5.7.2台北市迪化街污水處理流程圖
-
-
5.8淡水的再生(解決淡水缺少方法)
-
5.8.1海洋溫差水電共生
-
5.8.2發電廠海水冷卻產生淡水
-
5.8.3直接海水淡化系統
-
-
5.9各種海水淡化法比較
-
5.10各國水質標準
-
5.10.1國際及美國水質標準比較
-
5.10.2台灣省自來水水質標準
-
5.10.3各國水質標準總硬度及總溶解固體量比較
-
5.10.4水質與大腸菌及溶氧量的關係
-
-
5.11台灣地區河川水資源利用與污染及廢棄物處理問題
-
5.11.1台灣水資源利用及污染情況
-
5.11.2台灣主要河川污染現況
-
5.11.3對廢水流放生化需氧量的疑惑
-
-
5.12廢水處理的建議
-
5.12.1廢水處理
-
5.12.2工業廢水與有機廢水
-
5.12.3工業廢水含有化學物
-
-
習題
-
-
第六章固液體廢物與危險廢物處理
-
6.1固定廢物的來源
-
6.2各種固定廢物量比較
-
6.3如何減少廢物量
-
6.4廢物掩埋場
-
6.5焚化爐
-
6.6高溫焚化爐
-
6.7 鉛、戴奧辛、氯,水銀與溶劑的為害
-
6.7.1鉛的為害
-
6.7.2戴奧辛的為害
-
6.7.3氯的為害
-
6.7.4溶劑
-
6.7.5多氯聯苯
-
6.7.6水銀
-
-
6.8廢物問題研究
-
6.8.1垃圾再生問題
-
6.8.2垃圾減量
-
6.8.3廢棄傢俱重組
-
6.8.4 溶劑處理
-
-
習題
-
-
第七章土石流與地震
-
7.1全球大陸的變化
-
7.2地殼的構成
-
7.3岩石循環的形成
-
7.4地殼組成成份比列
-
7.5土壤的組成及性質
-
7.6山坡上應該種那些植物來保持水土?
-
7.7造成土石流的原因
-
7.7.1火山與地震
-
7.7.2狂風暴雨
-
7.7.3開礦及開發道路
-
7.7.4山地的不當開發或利用
-
-
7.8士石流的防範
-
7.9地震的強度與規模
-
7.10地震強度級別
-
7.11芮氏地震強度
-
7.12全球地球地震帶
-
7.13全球活動板塊
-
7.14地球板塊活動四種型態
-
7.15地震強度震幅與釋放能量及每年可能發生次數
-
7.161999年全球地震大於5規模分佈圖
-
7.17台灣地震帶及斷層分佈
-
7.18如何妨避地震災害減至最小
-
習題
-
-
第八章生態環境的起源
-
8.1地球上物質的來源
-
8.2什麼是有機物?
-
8.3聚合化合物
-
8.4無機物
-
8.5有毒有機化合物
-
8.6生態的危機
-
8.7大氣中氧、氮、碳、磷的再生循環
-
8.7.1氧的再生
-
8.7.2碳的循環
-
8.7.3磷的循環
-
8.7.4氮的循環
-
8.7.5能源與營養的流動
-
-
8.8我們要食牛肉還是青菜?
-
8.9物體與物質
-
8.10化合物基本概念
-
8.11原子的構造
-
8.12原子結合力
-
8.13化合物反應與能源
-
習題
-
-
第九章能源
-
9.1力與能是什麼?
-
9.2能的形態
-
9.2.1能的基本形態為位能
-
9.2.2動能為物体分子運動速度所具的能力
-
9.2.3熱能(內能)為物體內分子運動的能
-
9.2.4化學能(內能)
-
9.2.5核能或原子能
-
-
9.3能的轉變及熱力學第一定律
-
9.4能品質的遞減與熱力學第二定律
-
9.5能品質分類與第三熱力學定律
-
9.6能源定理與環境問題的關連
-
習題
-
-
第十章傳統能源
-
10.傳統能源種類
-
10.1生物能源
-
10.2煤
-
10.3原油的生成
-
10.4原油的蒸餾
-
10.5天然氣
-
10.6天然氣財存量
-
10.7各種燃料造成的二氧化碳比較
-
習題
-
-
第十一章核能發電
-
11.1核燃料棒的組成
-
11.2鈾燃料的生產
-
11.3核電如何產生?
-
11.4核子分裂的控制
-
11.5安全而進步的反應爐
-
11.5.1模組高溫反應爐
-
11.5.2高溫氣冷反應爐
-
11.5.3固程終極安全反應爐
-
11.5.4慢懶人反應爐
-
11.5.5進步輕水反應爐
-
11.5.6甘度核子反應爐
-
-
11.6增殖反應爐
-
11.7核能融合反應爐
-
11.8核能融合展望
-
11.9核能廢料的處理
-
11.10核電廠放射線的防護
-
11.11核電災難與各種可能災難機率比較
-
11.12結論
-
習題
-
-
第十二章再生能源
-
12.1太陽能熱水
-
12.2太陽電池
-
12.3太陽熱發電系統
-
12.4氫燃料電池
-
12.5生物氣化發電
-
12.5.1甲烷發電
-
12.5.2酒精燃料
-
-
12.6風力發電
-
12.7水力發電
-
12.7.1水壩發電
-
12.7.2潮汐發電
-
12.7.3海洋溫差發電
-
12.7.4鹽水與淡水太陽蓄熱發電
-
-
12.8地熱發電
-
12.9各種發電成本及效能比較
-
12.9.1能源發電成本比較
-
12.9.2各種能源作暖氣淨效率比較
-
-
12.10各種能源評估
-
12.10.1美國對各種能源評估
-
12.10.2台灣的能源政策何去何從?
-
-
習題
-
-
第十三章社區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與計劃
-
13.1市區郊區的生態環境
-
13.2城市一日輸入輸出物料估計負載容量
-
13.3社區生態環境可承受人口負載容量
-
13.4社區生態環境會遭遇那些問題與如何處理
-
13.4.1土地如何利用
-
13.4.2如何防火災發生
-
13.4.3交通事故的防範
-
13.4.4預防治安犯罪發生問題
-
-
13.5社區發展計劃
-
13.5.1城市與市區再造計劃原則
-
13.5.2區域交通計劃
-
13.5.3垃圾問題的解決
-
13.5.4空氣污染的控制
-
13.5.5飲用水及污水的管理
-
13.5.6推行城市鄉村化與鄉村城市化
-
-
13.6如何解決社區居民貧窮與失業
-
13.7台灣風俗習慣的改良問題
-
習題
-
-
第十四章台灣環境惡化原因
-
14.1台灣環態惡化原因
-
14.1.1減少C02的發生
-
14.1.2增加C02的消化
-
-
14.2如何減少土地旱澇發生及土地沙漠化
-
14.3如何減少地面淹水
-
14.4地球負載與人口成長
-
14.4.1人口的增長率
-
14.4.2地球負載
-
14.4.3台灣的土石流
-
-
14.5IS01400是改善環境品質的武器
-
14.5.1什麼是IS01400?
-
14.5.2我們的IS01400標準在那裡?
-
14.5.3台灣進入WTO後的衝激
-
-
14.6台北市垃圾處理的檢討
-
14.7 高樓建築防火與地下室防災值得重視
-
14.7.1高樓防火
-
14.7.2地下室防災
-
-
14.8請自己計算, 你的環境際遇對你的生命有多少威脅與滅壽
-
習題
-
- 參考技術文件資料來源
- 附錄
評分與評論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