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0人評分過此書
【本書全文需連結至索引數位平台或閱讀器上使用,版權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。】
傅狷夫先生(1910-2007),原名抱青,後為避傅抱石之名,改號狷夫。亦號雪華邨人,七十歲後又號覺翁。浙江杭州人。其書畫造詣固深,1949年來臺後更創新局,發展出獨特的「連綿草」書體,並以臺灣山岳、雲海、浪濤等題材入畫,而有「臺灣水墨畫開創者」之譽。書畫雙絕,桃李滿門,今日藝壇中堅多出自其門下,對當代書畫界影響深遠。 傅狷夫先生家族於民國99年至101年間,慨然捐贈先生相關書畫134件,含書法63件與繪畫71件,及所用印章100方,由本院永久典藏。內中除先生親筆書畫,還包括其師王仁治、尊翁傅御與夫人席德芳之作,以及藝壇友人于右任、溥心畬等為其畫室所題寫的榜額。印章則多出自王壯為、吳平等當代篆刻名家之手。這批作品不僅豐富了本院收藏,使故宮與臺灣本土藝壇的連結益發緊密,更是展現先生師承、家學、交誼與藝術成就的珍貴寶藏。 為感謝傅狷夫先生家族的盛情高誼,本院特舉辦「覺翁書畫──傅狷夫先生家族捐贈文物特展」,精選80件書畫作品與58方印章展陳,以茲紀念。展出作品橫跨先生藝事創作的各個時期,分「西泠遊子」、「大草連綿」、「山水臺灣」、「神契海嶽」、「耄耋墨境」、「心香傳芳」等六個單元,冀能完整呈現先生之藝術與生活面向。適值先生逝世十周年,亦藉此展覽向傅狷夫先生致敬。
傅狷夫先生(1910-2007),原名抱青,後為避傅抱石之名,改號狷夫。亦號雪華邨人,七十歲後又號覺翁。浙江杭州人。其書畫造詣固深,1949年來臺後更創新局,發展出獨特的「連綿草」書體,並以臺灣山岳、雲海、浪濤等題材入畫,而有「臺灣水墨畫開創者」之譽。書畫雙絕,桃李滿門,今日藝壇中堅多出自其門下,對當代書畫界影響深遠。 傅狷夫先生家族於民國99年至101年間,慨然捐贈先生相關書畫134件,含書法63件與繪畫71件,及所用印章100方,由本院永久典藏。內中除先生親筆書畫,還包括其師王仁治、尊翁傅御與夫人席德芳之作,以及藝壇友人于右任、溥心畬等為其畫室所題寫的榜額。印章則多出自王壯為、吳平等當代篆刻名家之手。這批作品不僅豐富了本院收藏,使故宮與臺灣本土藝壇的連結益發緊密,更是展現先生師承、家學、交誼與藝術成就的珍貴寶藏。 為感謝傅狷夫先生家族的盛情高誼,本院特舉辦「覺翁書畫──傅狷夫先生家族捐贈文物特展」,精選80件書畫作品與58方印章展陳,以茲紀念。展出作品橫跨先生藝事創作的各個時期,分「西泠遊子」、「大草連綿」、「山水臺灣」、「神契海嶽」、「耄耋墨境」、「心香傳芳」等六個單元,冀能完整呈現先生之藝術與生活面向。適值先生逝世十周年,亦藉此展覽向傅狷夫先生致敬。
- 序
-
書法
-
01 民國傅狷夫書畫論一則 軸
-
02 民國傅狷夫書自作詩 軸
-
03 民國傅狷夫書陶淵明詩 軸
-
04 民國傅狷夫書題畫絕句 軸
-
05 民國傅狷夫書題畫絕句 軸
-
06 民國傅狷夫書松風萬壑絕句 軸
-
07 民國傅狷夫書多福 單片
-
08 民國傅狷夫書鍥而不捨 單片
-
09 民國傅狷夫書杜甫詩 單片
-
10 民國傅狷夫書李白將進酒 橫披
-
11 民國傅狷夫書李白詩句 軸
-
12 民國傅狷夫書陸游詩 軸
-
13 民國傅狷夫臨王鐸書 軸
-
14 民國傅狷夫臨傅山書 軸
-
15 民國傅狷夫書顧況句 軸
-
16 民國傅狷夫書節錄世說新語 軸
-
17 民國傅狷夫書盧綸塞下曲 軸
-
18 民國傅狷夫書高僧法翊句 軸
-
19 民國傅狷夫書唐人詩 軸
-
20 民國傅狷夫書陳子昂詩 軸
-
21 民國傅狷夫書一簾風雨 軸
-
22 民國傅狷夫書臨伊秉綬聯 軸
-
23 民國傅狷夫書數家幾疊聯 軸
-
24 民國傅狷夫書留客得詩聯 單片
-
25 民國傅狷夫書天涯落日聯 軸
-
26 民國傅狷夫書流連浮動聯 軸
-
27 民國傅狷夫書畫成寫得聯 軸
-
28 民國傅狷夫書天空心曠聯 軸
-
29 民國傅狷夫書高山深宅聯 軸
-
30 民國傅狷夫書達人賢者聯 軸
-
31 民國傅狷夫書讀書閉門聯 軸
-
32 民國傅狷夫書臨石門銘聯 軸
-
33 民國傅狷夫書棲心浪跡聯 軸
-
34 民國傅狷夫書千樹一庄聯 軸
-
35 民國傅狷夫書竹聲梅影聯 軸
-
36 民國傅狷夫書援琴躡履聯 軸
-
37 民國傅狷夫書此生隨遇聯 軸
-
38 民國傅狷夫書雨餘山水聯 軸
-
39 民國傅狷夫書閒中身外聯 軸
-
40 民國傅狷夫書竹雨茶煙聯 軸
-
41 民國傅狷夫無酒怎生醉 軸
-
42 民國傅狷夫張祜詩 軸
-
43 民國傅狷夫益壽延年 軸
-
44 民國傅狷夫福壽康寧 軸
-
45 民國傅狷夫桃源行 卷
-
46 民國傅狷夫宋詞長卷 卷
-
47 民國傅狷夫蘚痕山影聯 單片
-
48 民國傅狷夫翰墨丹青聯 軸
-
49 民國傅御小楷 單片
-
50 民國王壯為行書「心香室」 橫批
-
51 民國沈尚賢篆書「心香室」 單片
-
52 民國董開章行書「心香室」 單片
-
53 民國張其昀行書「心香室」 單片
-
54 民國張其昀行草「心香室」 單片
-
55 民國溥心畬行書「心香室」 單片
-
56 民國于右任草書「傅狷夫畫展」 單片
-
57 民國于右任草書「心香室」 單片
-
58 民國陳含光篆書「心香室」 單片
-
59 民國唐雲行書「耐煩室」 單片
-
60 民國任博悟隸書「心香室」 單片
-
61 民國陳定山草書「心香室」 單片
-
62 民國賈景德楷書「心香室」 單片
-
63 民國張默君草書「心香室」 單片
-
-
繪畫
-
01 民國傅狷夫雨讀 軸
-
02 民國傅狷夫波光帆影 軸
-
03 民國傅狷夫泥瀑 軸
-
04 民國傅狷夫濃蔭小憩 軸
-
05 民國傅狷夫雲煙窟 軸
-
06 民國傅狷夫祝山雲海 軸
-
07 民國傅狷夫嘉陵曉月 軸
-
08 民國傅狷夫悵望歸鴻 軸
-
09 民國傅狷夫子規聲裡雨如煙 軸
-
10 民國傅狷夫秋林流泉 軸
-
11 民國傅狷夫如聞太古弦 軸
-
12 民國傅狷夫雙木 軸
-
13 民國傅狷夫塔山雲海 軸
-
14 民國傅狷夫暮雨泊舟 軸
-
15 民國傅狷夫雨意 軸
-
16 民國傅狷夫川東所見 軸
-
17 民國傅狷夫雨中小景 單片
-
18 民國傅狷夫尼瀑之源 單片
-
19 民國傅狷夫寒山歸鳥 軸
-
20 民國傅狷夫萬條寒玉一溪煙 單片
-
21 民國傅狷夫神契海嶽 單片
-
22 民國傅狷夫黃山夢影 軸
-
23 民國傅狷夫老松風湍 單片
-
24 民國傅狷夫秋瀑 單片
-
25 民國傅狷夫黃河 橫披
-
26 民國傅狷夫霧意 軸
-
27 民國傅狷夫白帆 軸
-
28 民國傅狷夫翠嶂白泉 軸
-
29 民國傅狷夫天真爛漫是吾師 軸
-
30 民國傅狷夫朝潮音 軸
-
31 民國傅狷夫松聲泉韻 軸
-
32 民國傅狷夫高山仰止 軸
-
33 民國傅狷夫蘇花公路最高處 軸
-
34 民國傅狷夫桃花源 軸
-
35 民國傅狷夫墨棕 軸
-
36 民國傅狷夫古柏 軸
-
37 民國傅狷夫海濱一角 軸
-
38 民國傅狷夫對高嶽 軸
-
39 民國傅狷夫萬竿煙雨 軸
-
40 民國傅狷夫山雨欲來 軸
-
41 民國傅狷夫東坡詞意 軸
-
42 民國傅狷夫晨曦 軸
-
43 民國傅狷夫棕竹 單片
-
44 民國傅狷夫赤壁賦及圖 軸
-
45 民國傅狷夫老梅書屋 軸
-
46 民國傅狷夫青松護白雲 單片
-
47 民國傅狷夫阿里雲海 軸
-
48 民國傅狷夫秋江雙帆 單片
-
49 民國傅狷夫群鶴一 單片
-
50 民國傅狷夫群鶴二 單片
-
51 民國傅狷夫群鶴三 單片
-
52 民國傅狷夫鵝群一 單片
-
53 民國傅狷夫鵝群二 單片
-
54 民國傅狷夫山雨欲來風滿樓 軸
-
55 民國傅狷夫悟墨 軸
-
56 民國傅狷夫郊遊記事 軸
-
57 民國傅狷夫雲耶水耶任君猜 軸
-
58 民國傅狷夫水仙習作 軸
-
59 民國傅狷夫畫松竹梅 軸
-
60 民國傅狷夫畫梅竹 軸
-
61 民國傅狷夫畫梅 軸
-
62 民國傅狷夫納山樓外 軸
-
63 民國傅狷夫松韻泉聲 單片
-
64 民國傅狷夫溪橋獨立 軸
-
65 民國傅狷夫古道西風 軸
-
66 民國傅狷夫席德芳合作梅竹 軸
-
67 民國傅狷夫席德芳合作梅竹 軸
-
68 清王仁治淵明松菊 軸
-
69 清王仁治潛廔畫稿 軸
-
70 清王仁治潛廔畫稿 單片
-
71 清王仁治潛廔畫稿 單片
-
-
篆刻
-
01 民國王壯為刻「傅氏」石印
-
02 民國吳平刻「傅氏」石印對印(之一)
-
03 民國吳平刻「狷夫」石印對印(之二)
-
04 民國高啟智刻「傅」「抱青」石印
-
05 民國黃子碧刻「傅」石印
-
06 民國陶壽伯刻「傅氏」石印
-
07 民國陳丹誠刻「傅」石印
-
08 民國傅御刻「傅」「狷夫」石印
-
09 民國傅狷夫刻「傅」「青」石印
-
10 民國吳平刻「傅」石印對印(之一)
-
11 民國吳平刻「狷夫」石印對印(之二)
-
12 民國鄧白刻「傅」石印對印(之一)
-
13 民國鄧白刻「狷夫」石印對印(之二)
-
14 民國王壯為刻「傅氏」石印對印(之一)
-
15 民國王壯為刻「狷夫書畫」石印對印(之二)
-
16 民國吳平刻「錢唐傅氏」石印對印(之一)
-
17 民國吳平刻「狷夫」石印對印(之二)
-
18 民國曾紹杰刻「泉唐傅氏之璽」石印對印(之一)
-
19 民國曾紹杰刻「狷夫在台所作」石印對印(之二)
-
20 民國陶壽伯刻「傅狷夫長壽印信」石印
-
21 民國吳平刻「杭人傅狷夫」石印
-
22 民國吳平刻「傅狷夫印」石印對印(之一)
-
23 民國吳平刻「雪華邨人」石印對印(之二)
-
24 民國王壯為刻「傅狷夫印」石印對印(之一)
-
25 民國王壯為刻「有所不為齋」石印對印(之二)
-
26 民國陶壽伯刻「傅狷夫印」石印對印(之一)
-
27 民國陶壽伯刻「覺翁」石印對印(之二)
-
28 民國苗勃然刻「傅狷夫印」石印對印(之一)
-
29 民國苗勃然刻「覺翁書畫」石印對印(之二)
-
30 民國林千乘刻「傅狷夫印」石印對印(之一)
-
31 民國林千乘刻「覺翁」石印對印(之二)
-
32 民國傅勵生刻「飛夢草堂」石印
-
33 民國傅勵生刻「覺翁九十後作」石印
-
34 民國吳平刻「傅狷夫印」石印
-
35 民國楊式昭刻「傅狷夫印」石印
-
36 民國支慈厂刻「傅狷夫印」石印
-
37 民國馮康侯刻「狷夫」石印
-
38 民國吳平刻「狷夫書畫」石印
-
39 民國傅御刻「雪華邨人」石印
-
40 民國支慈厂刻「雪華邨人」石印
-
41 民國鄧白刻「雪華邨人」石印
-
42 民國薛志揚刻「覺翁書畫」石印
-
43 民國李大木刻「覺翁」瓷印
-
44 民國陳宏勉刻「覺翁」石印
-
45 民國陶壽伯刻「心香室」石印
-
46 民國苗勃然刻「心香室」石印
-
47 民國魏大堅刻「有所不為齋」石印
-
48 民國王北岳刻「有所不為之齋」石印
-
49 民國吳平刻「有所不為齋書畫記」石印
-
50 民國李大木刻「復旦樓」瓷印
-
51 民國王壯為刻「復旦」石印
-
52 民國薛平南刻「復旦」竹根印
-
53 民國王壯為刻「復旦」石印
-
54 民國薛志揚刻「停雲草堂」石印
-
55 民國魏大堅刻「獨酌草堂」石印
-
56 民國王壯為刻「納山樓」石印
-
57 民國魏大堅刻「無是盦」石印
-
58 民國李大木刻「老梅書屋」石印
-
59 民國楊作福刻「有所不為」石印
-
60 民國薛志揚刻「過雲樓」石印
-
61 民國傅御刻「無能者無所求」「世事浮雲」石印
-
62 民國王壯為刻「棲心覺岸」石印對印(之一)
-
63 民國王壯為刻「浪跡藝壇」石印對印(之二)
-
64 民國傅勵生刻「傅狷夫印」石印
-
65 民國吳平刻「縱筆乘興」石印
-
66 民國苗勃然刻「浪跡藝壇」石印
-
67 民國王壯為刻「縱浪大化中」石印
-
68 民國王壯為刻「無數雲山供點筆」石印
-
69 民國王壯為刻「得失寸心知」石印
-
70 民國王壯為刻「我生無田食破硯」石印
-
71 民國王壯為刻「覺翁海外老筆」石印
-
72 民國苗勃然刻「生涯一片青山」石印
-
73 民國吳平刻「山野自喜」石印
-
74 民國吳平刻「且此徘徊」石印
-
75 民國吳平刻「一瓣心香」石印
-
76 民國張直厂刻「偶然拾得」牙印
-
77 民國吳平刻「吾道中庸」石印
-
78 民國王壯為刻「安道」石印
-
79 民國王壯為刻「月篴」石印
-
80 民國薛志揚刻「止於所不可不止」石印
-
81 民國薛志揚刻「適可而止」石印
-
82 民國吳平刻「醉還醒」石印
-
83 民國王壯為刻「泉唐」石印
-
84 民國吳平刻「野客記遊」石印
-
85 民國吳平刻「覺翁八十後作」石印
-
86 民國吳平刻「放情丘壑」石印
-
87 民國薛志揚刻「抒情言志」石印
-
88 民國王壯為刻「得意為樂」石印
-
89 民國王壯為刻「願君壽」石印
-
90 民國傅勵生臨王壯為印刻「墨戲」石印
-
91 民國傅勵生臨吳平印刻「覺翁八十後作」石印
-
92 民國苗勃然刻「席德芳」石印
-
93 民國楊作福刻「德芳寫意」石印
-
94 民國楊作福刻「席德芳印」石印
-
95 民國吳平刻「德芳寫梅」石印
-
96 民國陶壽伯刻「德芳」石印
-
97 民國苗勃然刻「己巳」石印
-
98 民國傅勵生刻「己巳」石印
-
99 民國吳平刻「心香室畫稿」石印
-
100 民國吳平刻「冷惢盦」石印
-
-
作品說明
-
書法
-
繪畫
-
篆刻
-
- 傅狷夫先生家族捐贈文物概述
- 傅狷夫先生年表
- 出版地 : 臺灣
- 語言 : 繁體中文
評分與評論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