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0人評分過此書
【本書全文需連結至索引數位平台或閱讀器上使用,版權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。】
故宮博物院所典藏的中國書畫,承襲自歷代宮廷收藏,從十世紀至今,脈絡一貫,歷時千餘年,在質與量上均是舉世聞名的。對於這批珍貴的歷史文物,故宮不但有著典藏維護的責任,也要兼負起研究和推廣的使命,好讓原為帝王一家一姓的內府珍秘,轉化為全世界人士所共有共享的藝術瑰寶。然而,中國書畫多作於紙絹之上,其脆弱易損的特性,更甚於其他文物。因此,故宮的書畫展覽,向例以不超過三個月為限,展出時亦有嚴格的光線溫濕度控制及攝影限制,就是為了保護這些書畫珍品。自民國七十三年起,故宮便從院內典藏中選出書畫史上需要特別保護,且最為年代久遠的名作,於每年秋季氣候最佳,溫濕度合宜的時候,限期展出四十二天,名為「書畫菁華特展」,此為書畫菁華一詞的由來。至民國八十四年,適逢故宮七十週年院慶,便將「書畫菁華」增至七十件。
故宮博物院所典藏的中國書畫,承襲自歷代宮廷收藏,從十世紀至今,脈絡一貫,歷時千餘年,在質與量上均是舉世聞名的。對於這批珍貴的歷史文物,故宮不但有著典藏維護的責任,也要兼負起研究和推廣的使命,好讓原為帝王一家一姓的內府珍秘,轉化為全世界人士所共有共享的藝術瑰寶。然而,中國書畫多作於紙絹之上,其脆弱易損的特性,更甚於其他文物。因此,故宮的書畫展覽,向例以不超過三個月為限,展出時亦有嚴格的光線溫濕度控制及攝影限制,就是為了保護這些書畫珍品。自民國七十三年起,故宮便從院內典藏中選出書畫史上需要特別保護,且最為年代久遠的名作,於每年秋季氣候最佳,溫濕度合宜的時候,限期展出四十二天,名為「書畫菁華特展」,此為書畫菁華一詞的由來。至民國八十四年,適逢故宮七十週年院慶,便將「書畫菁華」增至七十件。
- 故宮書畫菁華特輯說明
-
書法
-
一 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冊
-
二 晉 王羲之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卷
-
三 晉 王羲之 遠宦帖 卷
-
四 唐 孫過庭 書譜 卷
-
五 唐 顏真卿 祭姪文稿 卷
-
六 唐 懷素 自敘帖 卷
-
七 唐 徐浩 書朱巨川告身 卷
-
八 宋 蘇軾 寒食帖 卷
-
九 宋 黃庭堅 自書松風閣詩 卷
-
一〇 宋 米芾 蜀素帖 卷
-
一一 宋 宋徽宗 詩帖 卷
-
一二 宋 吳琚 書七言絕句 軸
-
一三 元 張雨 書七言絕句 軸
-
-
繪畫
-
一四 唐 閻立本 畫蕭翼賺蘭亭圖 卷
-
一五 唐 閻立本 職貢圖 卷
-
一六 唐人 宮樂圖 軸
-
一七 唐人 明皇幸蜀圖 軸
-
一八 五代梁 趙喦 八達春遊圖 軸
-
一九 五代南唐 趙幹 江行初雪圖 卷
-
二〇 五代南唐 董源 龍宿郊民圖 軸
-
二一 五代南唐 董源 洞天山堂 軸
-
二二 五代南唐 巨然 層巖叢樹圖 軸
-
二三 五代人 秋林群鹿 軸
-
二四 五代人 丹楓呦鹿圖 軸
-
二五 宋 范寬 臨流獨坐圖 軸
-
二六 宋 范寬 谿山行旅圖 軸
-
二七 宋 郭熙 早春圖 軸
-
二八 宋 黃居寀 山鷓棘雀圖 軸
-
二九 宋 崔白 雙喜圖 軸
-
三〇 宋 文同 墨竹 軸
-
三一 宋 易元吉 猴貓圖 卷
-
三二 宋 徽宗 蠟梅山禽 軸
-
三三 宋 宋徽宗 文會圖 軸
-
三四 宋 徽宗 池塘秋晚圖 卷
-
三五 宋 李唐 萬壑松風圖 軸
-
三六 宋 李唐 江山小景 卷
-
三七 宋 蘇漢臣 秋庭戲嬰圖 軸
-
三八 宋 趙伯駒 漢宮圖 軸
-
三九 宋 高宗書女孝經 馬和之補圖 卷
-
四〇 宋 蕭照 山腰樓觀 軸
-
四一 宋 劉松年 畫羅漢 軸
-
四二 宋 夏珪 溪山清遠 卷
-
四三 宋 馬遠 華燈侍宴圖 軸
-
四四 宋 馬遠 雪灘雙鷺 軸
-
四五 宋 馬麟 靜聽松風圖 軸
-
四六 宋 牟益 擣衣圖 卷
-
四七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軸
-
四八 宋 錢選 桃枝松鼠 卷
-
四九 宋時大理國描工張勝溫畫梵像 卷
-
五〇 宋人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軸
-
五一 宋人 如來說法圖 軸
-
五二 宋人 折檻圖 軸
-
五三 宋人 江帆山市 卷
-
五四 宋人 岷山晴雪 軸
-
五五 宋人 寒林樓觀 軸
-
五六 宋人 小寒林圖 軸
-
五七 宋人 枇杷猿戲圖 軸
-
五八 宋人 梅竹聚禽圖 軸
-
五九 宋人 爭竹翎毛 軸
-
六〇 宋人 秋塘雙雁 軸
-
六一 金 武元直 赤壁圖 卷
-
六二 元 高克恭 雲橫秀嶺 軸
-
六三 元 劉貫道 元世祖出獵圖 軸
-
六四 元 趙孟頫 鵲華秋色 卷
-
六五 元 趙雍 駿馬圖 軸
-
六六 元 元淵 松亭會友圖 軸
-
六七 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(無用師)卷
-
六八 元 吳鎮 雙松圖 軸
-
六九 元 王蒙 谷口春耕圖 軸
-
七〇 元 方從義 神嶽瓊林圖 軸
-
- 英文說明
評分與評論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