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0人評分過此書
★《金融時報》2023年夏日最佳圖書★
填補晶片戰爭中缺少的一塊拼圖
萬物藍圖的設計師──安謀
從人工智慧、物聯網、電動車到AI運算商機
看他如何顛覆半導體業的商業模式,讓晶片設計無所不在!
如火如荼的半導體戰火最前線,除了英特爾、台積電、輝達,還有一個你不可不知的名字:安謀(Arm)!
舉凡家用電器、遊戲機、智慧型手機、電腦裝置、數據中心、電動汽車、工廠生產線……等,從生活到國防軍事,甚至是探索太空都少不了安謀設計的晶片。
‧自1990年創立以來,提供的設計遍布全球各地數千億種家用品、辦公用品和車輛。
‧2021年時ARM架構使用次數高達292億次,比晶片業龍頭英特爾高了60倍。
‧全球約有1,300萬名軟體工程師撰寫ARM架構的程式,人數比許多國家的人口還多。
‧2023年在美國掛牌上市,成為當年全球最大規模IPO,市值達545億美元。
這家創立於英國村莊穀倉、僅12名員工的科技公司,闖入了一個由美國矽谷概念、亞洲製造業驅動的行業,歷經30多年的發展,以低耗能、低生產成本的處理器聞名於世,成為全球晶片設計的霸主。
‧在資源匱乏下如何辨識自身優勢?
‧在群雄割據下後進者如何找到市場區隔?
‧在傳統一條龍生產的半導體業如何找到可獲利的商業模式?
‧在知識密集產業如何吸收人才、發展專利技術?
透過資深財經記者詹姆斯.艾希頓的視角,除了深度爬梳安謀的崛起之路,也映照40年來的全球科技史:
‧安謀晶片設計如何在1990年代幫助諾基亞打敗摩托羅拉,引領手機革命?
‧賈伯斯為什麼選擇安謀做為蘋果公司起死回生的武器?
‧半導體巨頭輝達想以$400億美元重金收購安謀,為什麼困難重重?
‧橫空出世的RISC-V為什麼在未來會成為安謀的最大威脅?
‧以投資新創科技出名的孫正義,為什麼把安謀當成變現的最後王牌?
如今,安謀對AI人工智慧、雲端運算、5G網路的深度參與被英國政府視為國安基石,足見科技產業與地緣政治的深刻連結絕非美、中、台交鋒所獨有。
在晶片全球供應鏈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台灣,也應該看看安謀的故事,看安謀如何描繪數位世界的未來,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發!
─本書特色─
1. 透過安謀無所不在的設計,了解技技供應鏈發展史
從家用器材、工廠生產線、智慧型手機到尖端武器,都少不了安謀設計的矽晶片,透過安謀這家英國公司的商業模式,一窺半導體產業鏈的科技演進。
2. 晶片生態系+地緣政治,與台灣息息相關
美國創新+亞洲製造共同驅動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,英國唯有安謀的地位可以與之匹敵,藉由安謀公司發展的歷程來解讀另一個視角的晶片權力鬥爭。
3. 不僅僅是安謀的公司傳記,更是各大科技巨頭的商業角力戰
看你深入了解安謀與英特爾、蘋果、亞馬遜、IBM等科技巨頭之間的合作與競爭,以及軟銀、輝達的收購事件。
4. 科技與產業趨勢的研究著作
作者詹姆斯‧艾希頓為商業、金融、科技、經濟領域新聞工作者,透過大量研究與訪談,不僅生動地描述安謀的崛起,更寫出了半導體產業的未來趨勢。
─各界熱烈推薦─
滿滿亮點的企業傳記──《金融時報》
這本書引人入勝、鼓舞人心,揭露了一家英國發跡的科技公司,透過結合培育本土人才、與國際優秀人才合作和堅定的抱負而獲致成就,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公司。安謀的成功,證明了在現今緊密連結的世界,走出國門以實現規模化極其重要。這部成功的商業故事,關鍵在於追求第一的強烈決心,以及從不自滿。──詹姆斯.戴森(James Dyson),英國發明人、工業設計師、戴森公司創辦人
這本書提供大多數人聞所未聞的企業成功祕史。我們全都仰賴安謀的晶片技術,而透過艾希頓生動地敘述,得以了解其如何崛起,以及將如何形塑電腦運算和人工智慧的未來。一本富有啟發性和洞察力的企業傳記,安謀的設計藍圖定義了數位世界。――克里斯.米勒(Chris Miller),《晶片戰爭》(Chip War)作者
本書扣人心弦地講述過去四十年間最重要的英國公司發跡史,以及其在全球關鍵產業中的地位。本書也嚴肅地提醒我們,如果不關心安謀的未來,可能會放棄成為領先科技國的抱負。――羅利.羅利.賽蘭-瓊斯(Rory Cellan-Jones),前英國廣播公司科技新聞通訊記者、《永遠連線》(Always On)作者
艾希頓把半導體產業的複雜地緣政治和安謀公司的崛起交織起來,從矽谷、經英國劍橋、然後到台灣,一路記錄了這個重要產業的歷史,同時提醒著我們,在充滿人工智慧的年代,科技本質仍然離不開人。――里德.霍夫曼(Reid Hoffman),領英公司(LinkedIn)共同創辦人、格雷洛克創投公司(Greylock Partners)合夥人
在晶片產業領域,英國的小村莊斯瓦罕布貝克遠不如英特爾的誕生地加州山景市、輝達公司的誕生地桑尼維爾市、台積電的搖籃台灣新竹那麼顯赫,但是這個小村莊值得眾人關注,因為這是電腦世界與安謀的相遇之地。艾希頓巧妙地把公司故事編織成一幅從第一個電晶體到charGPT的織錦裡。――麥可.莫瑞茲(Michael Moritz),紅衫資本創投公司(Sequoia Capital)合夥人、《賈伯斯為什麼這麼神》(Return of the Little Kingdom)作者
填補晶片戰爭中缺少的一塊拼圖
萬物藍圖的設計師──安謀
從人工智慧、物聯網、電動車到AI運算商機
看他如何顛覆半導體業的商業模式,讓晶片設計無所不在!
如火如荼的半導體戰火最前線,除了英特爾、台積電、輝達,還有一個你不可不知的名字:安謀(Arm)!
舉凡家用電器、遊戲機、智慧型手機、電腦裝置、數據中心、電動汽車、工廠生產線……等,從生活到國防軍事,甚至是探索太空都少不了安謀設計的晶片。
‧自1990年創立以來,提供的設計遍布全球各地數千億種家用品、辦公用品和車輛。
‧2021年時ARM架構使用次數高達292億次,比晶片業龍頭英特爾高了60倍。
‧全球約有1,300萬名軟體工程師撰寫ARM架構的程式,人數比許多國家的人口還多。
‧2023年在美國掛牌上市,成為當年全球最大規模IPO,市值達545億美元。
這家創立於英國村莊穀倉、僅12名員工的科技公司,闖入了一個由美國矽谷概念、亞洲製造業驅動的行業,歷經30多年的發展,以低耗能、低生產成本的處理器聞名於世,成為全球晶片設計的霸主。
‧在資源匱乏下如何辨識自身優勢?
‧在群雄割據下後進者如何找到市場區隔?
‧在傳統一條龍生產的半導體業如何找到可獲利的商業模式?
‧在知識密集產業如何吸收人才、發展專利技術?
透過資深財經記者詹姆斯.艾希頓的視角,除了深度爬梳安謀的崛起之路,也映照40年來的全球科技史:
‧安謀晶片設計如何在1990年代幫助諾基亞打敗摩托羅拉,引領手機革命?
‧賈伯斯為什麼選擇安謀做為蘋果公司起死回生的武器?
‧半導體巨頭輝達想以$400億美元重金收購安謀,為什麼困難重重?
‧橫空出世的RISC-V為什麼在未來會成為安謀的最大威脅?
‧以投資新創科技出名的孫正義,為什麼把安謀當成變現的最後王牌?
如今,安謀對AI人工智慧、雲端運算、5G網路的深度參與被英國政府視為國安基石,足見科技產業與地緣政治的深刻連結絕非美、中、台交鋒所獨有。
在晶片全球供應鏈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台灣,也應該看看安謀的故事,看安謀如何描繪數位世界的未來,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發!
─本書特色─
1. 透過安謀無所不在的設計,了解技技供應鏈發展史
從家用器材、工廠生產線、智慧型手機到尖端武器,都少不了安謀設計的矽晶片,透過安謀這家英國公司的商業模式,一窺半導體產業鏈的科技演進。
2. 晶片生態系+地緣政治,與台灣息息相關
美國創新+亞洲製造共同驅動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,英國唯有安謀的地位可以與之匹敵,藉由安謀公司發展的歷程來解讀另一個視角的晶片權力鬥爭。
3. 不僅僅是安謀的公司傳記,更是各大科技巨頭的商業角力戰
看你深入了解安謀與英特爾、蘋果、亞馬遜、IBM等科技巨頭之間的合作與競爭,以及軟銀、輝達的收購事件。
4. 科技與產業趨勢的研究著作
作者詹姆斯‧艾希頓為商業、金融、科技、經濟領域新聞工作者,透過大量研究與訪談,不僅生動地描述安謀的崛起,更寫出了半導體產業的未來趨勢。
─各界熱烈推薦─
滿滿亮點的企業傳記──《金融時報》
這本書引人入勝、鼓舞人心,揭露了一家英國發跡的科技公司,透過結合培育本土人才、與國際優秀人才合作和堅定的抱負而獲致成就,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公司。安謀的成功,證明了在現今緊密連結的世界,走出國門以實現規模化極其重要。這部成功的商業故事,關鍵在於追求第一的強烈決心,以及從不自滿。──詹姆斯.戴森(James Dyson),英國發明人、工業設計師、戴森公司創辦人
這本書提供大多數人聞所未聞的企業成功祕史。我們全都仰賴安謀的晶片技術,而透過艾希頓生動地敘述,得以了解其如何崛起,以及將如何形塑電腦運算和人工智慧的未來。一本富有啟發性和洞察力的企業傳記,安謀的設計藍圖定義了數位世界。――克里斯.米勒(Chris Miller),《晶片戰爭》(Chip War)作者
本書扣人心弦地講述過去四十年間最重要的英國公司發跡史,以及其在全球關鍵產業中的地位。本書也嚴肅地提醒我們,如果不關心安謀的未來,可能會放棄成為領先科技國的抱負。――羅利.羅利.賽蘭-瓊斯(Rory Cellan-Jones),前英國廣播公司科技新聞通訊記者、《永遠連線》(Always On)作者
艾希頓把半導體產業的複雜地緣政治和安謀公司的崛起交織起來,從矽谷、經英國劍橋、然後到台灣,一路記錄了這個重要產業的歷史,同時提醒著我們,在充滿人工智慧的年代,科技本質仍然離不開人。――里德.霍夫曼(Reid Hoffman),領英公司(LinkedIn)共同創辦人、格雷洛克創投公司(Greylock Partners)合夥人
在晶片產業領域,英國的小村莊斯瓦罕布貝克遠不如英特爾的誕生地加州山景市、輝達公司的誕生地桑尼維爾市、台積電的搖籃台灣新竹那麼顯赫,但是這個小村莊值得眾人關注,因為這是電腦世界與安謀的相遇之地。艾希頓巧妙地把公司故事編織成一幅從第一個電晶體到charGPT的織錦裡。――麥可.莫瑞茲(Michael Moritz),紅衫資本創投公司(Sequoia Capital)合夥人、《賈伯斯為什麼這麼神》(Return of the Little Kingdom)作者
- 封面
- 書名頁
- 人物介紹
- 重要事件年代表
- 各界好評
-
推薦序
-
安謀,創造「千湖之藍」的IP授權商業模式/簡禎富
-
賦予萬物生命的安謀設計無所不在/VK
-
萬物聯網運算的藍圖,背後常常是安謀巧妙地助一臂之力/吳億盼
-
- 作者序
-
Chapter1 無所不在的微晶片如何接管世界
-
台灣的矽盾──台積電
-
二十一世紀的馬蹄鐵釘
-
工業領域的創新米糧
-
不斷縮小尺寸
-
一本寶貴的規則手冊
-
-
Chapter2 晶片的起源:美國晶片雙雄
-
等待到來的世界
-
晶片雙雄──不愛出風頭的基爾比
-
晶片雙雄──愛冒險的諾伊斯
-
一個新時代來臨
-
- PART 1 1985年到2000年──創業、失敗與機遇
-
Chapter3 從艾康電腦起步,設計未來
-
一場滑稽的對抗
-
英國廣播公司的電腦節目
-
劍橋的精英
-
個人電腦時代來臨
-
蘋果的種子
-
繁榮與衰退
-
沒錢,沒人
-
航向未來
-
沙漠上的交談
-
-
Chapter4 十三人駐紮於一間穀倉
-
座落在英國的小村莊
-
新金主和新事業計畫
-
銷售員入列
-
嚴峻的現實考驗
-
-
Chapter5 諾基亞的MAD手機制定標準
-
日本給的難題
-
一通自芬蘭打來的電話
-
ARM史上最糟糕、卻也是最好的交易
-
-
Chapter6 安謀上市,蘋果出脫持股
-
賈伯斯重返蘋果
-
蘋果牛頓,超前時代的發明
-
艾康未能如願接管ARM
-
納斯達克的呼喚
-
百萬富翁
-
艾康的殞落
-
-
Chapter7 進軍全球:亞洲如何打造現代微晶片產業
-
穩固的基礎
-
晶片的世界開始傾斜
-
最無害的選擇
-
- PART 2 2001年到2016年──研發、應用與收購
-
Chapter8 英特爾的內幕:個人電腦巨擘試圖進軍行動市場
-
再見了,葛洛夫
-
一位非比尋常的競爭對手
-
歐德寧的挑戰
-
Wintel的威力
-
StrongARM 微處理器
-
-
Chapter9 行動領域入侵者與競逐iPhone
-
懷有敵意的競賽
-
安謀更換領導人
-
耶穌來電
-
英特爾草坪上的坦克
-
蘋果要求ARM架構授權
-
歐德寧退休
-
-
Chapter10 300年願景,64天收購
-
港邊的午餐
-
動物的本能
-
物聯網
-
安謀賣給軟銀
-
-
Chapter11 進軍全球:中國使出王牌
-
美國的國防戰略
-
中國採取攻勢
-
來自荷蘭的教訓
-
漩渦式下沉
-
- PART 3 2017年到2021年──全球布局與地緣風險
-
Chapter12 大數據,以及與巨人同行
-
資料中心太耗電了
-
亞馬遜選擇安謀
-
蘋果推出自己的晶片
-
-
Chapter13 輝達的平行宇宙
-
一個勉強的願景
-
不合適的時機
-
另一位億萬富豪
-
安謀的中國危機
-
輝達和安謀的辯護
-
-
Chapter14 RISC-V架構帶來的威脅
-
半導體業的瑞士
-
源於柏克萊分校
-
回擊與遷址
-
資金湧入
-
-
Chapter15 進軍全球:瘋狂的技術主權支出
-
覆巢
-
中國持續嘗試自建供應鏈
-
強大的夥伴關係
-
摩爾定律不再延續
-
全球加速投資
-
- PART 4 2022年至今──無所不在的安謀
-
Chapter16 永遠連線
-
回家
-
拔河比賽
-
結語:安謀的里程碑
-
- 謝辭
- 詞彙表
- 參考文獻
- 參考書目
- 版權頁
- 出版地 : 臺灣
- 語言 : 繁體中文
評分與評論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